说到数控机床,很多人都会想起马扎克、大隈、法兰克等品牌,我网上查了一下,这些品牌居然都来自于一个只有37万平方公里的小国-日本,日本是全球公认的机床强国,它的机床更是出口给美国这样的科技强国,在一些精度要求比较高的领域,比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都少不了日本机床的身影,如果你仔细观察美国波音787客机的机翼会发现,它是弯曲的,并且弯曲程度堪称逆天,尽管机翼是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做成的,但是里面的部分结构件还是需要机床加工,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些零件不是美国制造的,而是由日本的高精度机床制造,那么美国为什么选择日本机床加工呢?而不是德国或是中国的机床。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是在美国诞生,随后一些工业国家,如德国、日本、英国都逐渐开始研制数控机床,我国在1958年也研制出了第一台数控机床,尽管在数控领域,我们和先进国家之间还有点差距,但是作为世界第一大机床生产国,我们曾经也有过一段辉煌史,但后面因为技术的原因才逐渐走下神坛,如今我们的主要竞争力集中在中低端领域,暂时没能在世界高端市场取得优势, 因为这些高端数控机床市场几乎被德日垄断,同时德日的机床也成为大家讨论的对象,那么德日机床,哪个更强呢?网友们是这样评价的,德国的品牌多,顶级的多,选择也多,就是贵,而且维护性差,日本的偏实用主义,登峰造极的不多,但都靠谱好用,也不容易坏,再来看一下全球机床排名,日本的马扎克排在第一名,五个机床品牌进入排行榜,虽然美国、德国机床也厉害,但是日本在超高精度机床领域,却是领先全球,就连美国的F-22战机都使用,日本的5轴龙镗铣机床加工,由此可见,在超高精度机床领域,德国已经远远的落在了日本的后面,那么日本机床为什么这么厉害。 在日本机床厂工作的朋友都发现,他们的一些员工都是终身制的,从十六岁干到六十岁,这不是说瞎话,人家制造出来的机床精度非常高,加工出来的零件几乎接近完美,这样在实际应用中才能更好地突破科技发展的瓶颈,举个例子,芯片制造的最大难点是光刻机,而其中最难的部分就是精密零件,尤其是它的光学系统,对光学元件要求非常高,就比如说光学镜片的打磨加工,为了让镜片的表面变得更加光滑,每一个凹痕都要小于0.01微米,而且镜面的材料也要均匀,这就要求用超精密的机床来完成,即使是对大小的微调也需要上百万次的试验,如果工程师没有恒心与耐心是胜任不了的,而这项工作只有德国人干得出来,他就是卡尔蔡司。 通过这个例子,我就是想告诉大家,越是精密的零件对机床的要求越严苛,就像激光陀螺这种东西,美国早在1962年就知道如何制造它,但是始终无法将它应用到飞机上,20年后,当他们攻克了,材料上的问题和反射镜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后,激光陀螺才得以应用,所以机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在复杂的工件上,为了减少装夹次数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不得不使用高端机床,据了解,日本的九轴机床是世界最顶尖的,它可以用来加工各种复杂的螺旋桨和精密零部件,这也是为什么日本在世界上拥有最好潜水艇的原因,美国曾下令禁止日本出口这种设备,但日本的东芝公司背着“巴黎统筹委员会”,以偷梁换柱的方式向苏联出售了。 一批高精度的数控机床,根据资料显示,苏联获得的机床就是9轴五联动大型数控螺旋桨铣床,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日本在很早的时候就能制造出高端机床了,经过这些年的技术进步,日本的机床更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看到这里很多朋友都想知道我国高端机床的现状如何,经过数十年发展与奋斗,中国在机床领域也取得一番成绩,比如:我前期所说的武重集团与华中科技大学强强联手,研发的7轴5联动车铣复合加工机床,还有济南二机床研发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等等,虽然我们是取得一些成就,但和日本这样的机床强国相比,还是存在一点差距,但我们不能因为有差距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虽然日本是机床行业的领航者,但是它也是从一个机床小国走向机床强国。 它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不外乎这几点,首先日本人勤奋好学,善于吸收、消化其他国家的技术,做任何事都从模仿开始,世上哪来那么多天才,日本特别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引进先进技术,努力学习加快自己的发展速度,另外日本有许多顶尖的数控技术学校,他们都是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为核心,用优秀的人才来推动机床产业的发展,所以日本可以在短短几十年内,迅速的发展起来,而我国作为浩瀚大国,更应该海纳百川,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点,扬长避短,这样我们的机床事业才会不断壮大,早日从一个制造业大国,变成一个制造业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