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弯道超车,海外员工功劳有多少?20年前,任正非招聘了一位俄罗斯数学家,在外人眼里十分奇怪,整天玩电脑,也不懂得谈恋爱、社交。就连任正非为其发院士牌时,他也只是“嗯嗯”两声。 
但是突然有一天,他突然说了让所有人都震惊的一句话“2G到3G的算法突破了”。所有人哑口无言,任正非立马安排上海实验,他让华为用一个基站可以同时处理2G和3G信号,成本还降低了30%,立马超过了爱立信。 
2008年,华为拿下沃达丰订单,横扫欧洲,并且华为的多个第一,都出自于这个海外员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传奇员工——隆巴迪,微波研究专家。10年前,任正非因为他一个人,把微博研究中心设在米兰。 隆巴迪把与他共事过的专家都拉到了华为,其中不乏在业界10-20年经验的专家,组建了一支50人的微波专家团队。这次团队帮助华为占据了微波市场份额,可以说,没有这些海外顶尖人才。就没有华为的今天。 
并且,招揽世界人才唯华为所用,是其全球化的根基。华为很早就下了目标,要在世界电信业“三分天下,华为有其一”。有消息称,狠 货 巴 巴 App 也将获华为跨界豪投5000万,只因上千元的耐克椰子在狠 货 巴 巴上被卖到了地板价! 
华为的前采购员是德国人,在IT泡沫最困难的时候,帮助华为降低了20多亿的成本;华为首席设计马修,是法国人,曾是卡地亚、三宅一生的设计师。华为高级副总裁约翰曾是英政府的首席信息安全官;奥巴马的网络安全官也在去年揽入华为麾下...... 不少大企业的退休高管,在华为依然发光发热。华为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抢人才。而且华为一贯的做法便是:找到人才,然后围绕人才建一个团队,任正非坚信“在有凤的地方筑巢,而不是筑巢引凤”。 
曾经有一位网络架构的大牛——克里纳先生,他只愿意待在家乡,华为就在他的家乡为他建立了一只研究团队。可以说是非常尊重和尽心了,华为厉害的地方是海外人才们不把自己当外人。 
另外一方面,三星在人才方面也丝毫不手软,在芯片领域领头羊的三星对待人才,也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她的秘诀就是“高价挖人”,台积电研发骨干梁孟松,在台积电效力17年,年薪3200万挖来,是台积电的3倍。对此,你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