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控机床网讯:“十三五”期间,六安市坚持以绿色发展为中心,挖掘比较优势,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能源、生物健康、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六大主导产业,着力提高主导产业集中度,提升装备制造业的首位度。近年来围绕“产业-集群-龙头企业-重点产品”的发展构架,形成了以应流集团为代表的高端装备集群,以星瑞齿轮为代表的齿轮变速箱集群,以江淮电机为代表的机电集群,以迎驾集团为代表的绿色食品集群,以胜利精密(002426,股吧)为代表的电子信息集群等。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和集群,成为六安新时期工业经济的名片。  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电脑键盘模具 龙头企业引领工业转型 培育龙头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六安市政府一直奉行的战略。六安正积极扶持和培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引导关联企业和社会资源向龙头企业集聚,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与联系,逐步向产业链的高附加值产品和集群的高端化发展。 最为六安电子信息集群的龙头企业,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在液晶显示结构和触控模组领域拥有很强的技术研发和生产基础,主要从事显示触控模组和精密结构模组的研发、设计、生产和后续改进等全流程服务,产品规格齐全,主要产品包括大尺寸触摸屏、精密金属结构件、精密塑胶结构件、Base、精密模具等。 “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400万台手机、500万套镁合金件、1500万套笔记本外壳塑料件、360万套一体机外壳塑料件、1500万件电脑内置件、800万套3.5-15.6寸触摸屏、200万套21.5-27寸触摸屏规模,具备1000万套触摸屏及外壳的年组装能力,并建立联合研发实验室及办公区域级配套设备。”安徽胜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总办特助尹善海介绍说,“客户包括三星、华为、乐视、菲比、飞利浦、冠捷、夏普、索尼、东芝、松下,LG,TCL、海尔、海信,联想,华硕,乐轩等,并成为多个品牌的"优选供应商"和"全球供应商"。”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工业企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找寻工业发展新路子,化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六安市政府审时度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步伐,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走工业转型之路,坚持龙头企业引领、特色产业集聚,积极打造六安工业经济升级版,涌现出一批“专新特精”企业,成为支撑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做大做强、引领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 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链延伸 走进六安应流集团霍山铸造有限公司车间内,高大的立式数控车床上,载有新一代核电站屏蔽主泵泵壳的托盘正快速旋转,相关设备正在对壳体内部进行切削、打磨。泵壳是核电站主泵核心部件之一,制造难度极大,代表了目前世界铸造生产的最高技术。 “应流是国内拥有核一级泵阀类产品制造许可证的两家企业之一,已为国内外26个核电项目机组提供了近20万件产品,国内每一座电站都有应流的产品,核电产品供货量居国内同行业第一。”应流集团办公室主任杜玉平说。 作为专注于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研发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1990年创业至今,应流集团始终开展科技创新,不断迈向价值链高端。服务于国内所有在建核电站,核级铸件供货量国内第一,核一级主泵泵壳和爆破阀阀体国内首家实现替代进口,消失模精铸3吨重核一级主泵叶轮属国际首创,百万千瓦超临界电站主蒸汽隔离阀阀体填补国内空白。安徽应流集团每年研发超过2000个新产品,完成10余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获专利82项。 培育创新经济增长点,六安发展产业配套和资源集聚,形成了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产业。杭埠,短短三年时间集聚了胜利精密、吉晟机器人、中鑫模具、沃特玛科技等一批高科技企业。金寨县,2015年获批创建国家首个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已建成光伏发电近200万千瓦,形成了以光伏发电和光伏组件生产为主,抽水蓄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及垃圾发电为一体的新能源集群。 集聚效应抢占发展高地 集聚形成规模,规模带来效益。谁先占领发展高地,谁将赢得发展先机。2016年8月,六安霍山县高桥湾现代产业园被批准为六安市高端装备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该产业园总体规划面积5.46平方公里,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装备行业,大力推进核电、航空、海洋工程装备等重点产业,抢占市场制高点。 其中,衡山园区依托龙头企业,以核电、航空、海洋工程、工矿运输设备等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制造为主;落儿岭园区重点发展环保型铸造材料等产业链上游产品为主;高桥湾主区充分发挥优美生态环境优势,发展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研发基地、培训基地等产业链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截止2015年,园区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26家,实现产值108.47亿元,占全县战新产业比重达80.3%,占六安市战新产业比重43.8%。 与此同时,在合六叶工业走廊规划蓝图中,东起示范(园)区,西到叶集区,通过以312国道这条主轴,以示范区、开发区以及金叶一体化这两个“组团”,使原有的工业基础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拓展。在这条线上,目前已经拥有了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一批相应具有良好基础的产业,同时随着规划的明确和引导,将重点培养和挖掘一批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新的产业,通过产业集群的培养,打造出一批特色比较鲜明、优势比较突出的百亿级的产业集群。 据悉,六安市力争到2020年,六大主导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80%以上,装备制造业比重达25%以上。坚持集群集聚发展,培育壮大一批特色鲜明、结构优化、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健全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和新增长点。按照“一条主轴、两个组团、三个节点”的总体布局,以园区为主体,明确首位产业,注重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兼顾自身发展与互补互助,提高产业关联度,打造工业绿色振兴的优势平台。 (原标题:安徽六安:集中优势资源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来源:中安在线)
|